Picupthesesame is a non-binary organism based in Tokyo and London. We focus on female/queer/sinophone practitioners and artists in contemporary research, promote artistic projects in visual cultures. Through our artistic promotion, picupthesesame aims to share a mutual support art space and decompose the ubiquitous hegemonic masculinity.

︎About
︎Instagram




撿芝麻專訪|饞 Chán,在飯桌間誕生的雜誌


March 2022



《饞Chán》雜誌

攝影:小陽蛋子



人們的情感常因食物產生聯結,食物的意義或許不只是食物本身。Dot和佳瑛是一對好朋友,是《饞Chán》的項目發起人,也是這本雜誌的編輯。2021年初的倫敦封城期間,Dot常穿越半個倫敦到佳瑛家裡。朋友們一起聊天,圍坐在餐桌,喝熱湯,吃滷菜下酒。《饞Chán》就在這樣的飯桌間誕生了。

某種程度上,一起做雜誌讓她們能夠更多地與人聯絡,也成為了她們之間友情的紐帶。它或許可以標籤為與食物、女性、酷兒或在英華人群體相關的出版物,但細究起來,卻不僅僅只有這些關鍵詞。

翻開這本不存在閱讀順序的《饞Chán》,你可以找到食譜、家庭影集、詩歌或是攝影。她們與17位創作者,從味覺記憶出發,以自己的方式詮釋食物之於個人或集體的意義,在疫情之下找到了抗衡孤獨的解藥。




︎

ABOUT CHAN


賈芷涵(Dot),生活在英國,目前熱衷於學習越南語。她出生在嘉興,在溫哥華、波特蘭、維也納還有不來梅長大。家裡有只人文主義的狗,叫做薏米。

寇佳瑛(jiaying),現駐倫敦,在從事藝術行業工作之余,她熱衷於看電影,散步和為身邊的人做飯,分享食物,關照彼此。

Website:chanmagazine.com
Instagram:chan_magazine



以下採訪P=picupthesesame,Chán=饞編輯部





朋友們的飯桌


P:萬事從開頭講起,你們兩位都是藝術史出身的,可以講講你們做這本獨立出版物的淵源嗎?



佳瑛:就最開始lockdown(封城)的時候,dot經常來我們家吃飯,當時我們倆就挺想做一個出版物,做一個自己的東西。因為lockdown也沒什麼可以做的,就想一起弄個雜誌,或者出版物也挺好的。其實也就是沒事找事。

所以去年先有了這個想法,就想可以嘗試申申funding(資金支持),再確定了做這樣的主題,就是食物和在英的華人移民群體有關的雜誌。







《饞Chán》網站截圖


P:所以雜誌里的寫作者都是朋友嗎?



Dot:一半一半吧,一些是朋友,還有另一半是長期關注的寫作者。還有開外賣店的,還有媒體撰稿人。也並沒有特別要找藝術領域的,只是我們倆就是這領域的,身邊的朋友剛好主要是藝術工作者。

佳瑛:剛開始拿到funding之前,可能不知道能做到多大的規模,所以就是跟朋友開心地做一個zine之類的,拿到了funding之後就想可以嘗試擴大範圍,比如問一下不認識的人看有沒有機會合作一下。設計師也是我們朋友,現在在上海。




《饞Chán》雜誌發佈現場

撿芝麻拍攝



P:為什麼取名叫Chán?



佳瑛:因為,我們可能不會取名字。

Dot:一開始要申funding,先取了英文名,想到一堆亂七八糟的。後來要取中文名的時候,因為要考慮雙語,就發現很難。於是我們就想不如取個中文名,然後直接英文用拼音好了。因為我們想接下來繼續做嘛,拼音剛好有四個聲調,我們就想每一期都可以是不同的聲調。這一期Chán,下一期想做Chǎn。不一定按拼音順序,就想到什麼接著做什麼。

佳瑛:對,Chǎn可以是生產的產。






《饞Chán》雜誌內頁

攝影:小陽蛋子


P:你們本身就是會研究食物的人嗎?



佳瑛:對吧,但主要是lockdown之後,生活就是圍繞著食物和睡覺。

Dot:還有最主要是食物代表了一些東西吧,不單純是食物本身,還跟「家」呀,思鄉之情之類的有關。雖然大家都是住在英國,大家都是diaspora(離散人群),但是各自的經驗卻不只是在英國。你去瞭解一個人的成長經歷,其實那背後都有很多不同地方,就算都是在中國,也是在不同的地方。

就像我們的一位作者鄧靜怡是在深圳長大的,但是她寫的是蘭州牛肉面。她對家的聯繫其實是通過蘭州拉麵產生的,這其實也不是她的家鄉食物,而是她記憶中媽媽會經常帶她去吃的東西。所以就是這種記憶也好,你的身份認同也好,其實不是限定在某個地理位置的。

(她家裡沒有人是蘭州人?)

對,只是她在蘭州短暫生活過,可能是暑假吧。因為現在國內很多城市有那種蘭州拉麵店,沙縣小吃嘛。




《饞Chán》雜誌發佈現場

撿芝麻拍攝


P:Chán的內容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儒家的「飲食男女」觀念,私人紀錄、記憶和食事,你們是以怎樣的邏輯對這本雜誌進行編排的呢?



佳瑛:其實我們沒有要求一個固定的閱讀順序,我們的設計也是。它是兩張紙夾在一起,然後裡面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小冊子。就是它會是這樣獨立的紙張和設計,所以我們沒有要求說你一定要從哪篇文章讀起。但是我們還是會有安排一個原本的順序,因為你拿到的時候是會有的嘛。除此之外也沒有目錄,你就算隨便從哪一篇開始讀都可以。

(它們每一張都好像可以當成獨立的海報?)

對,像海報一樣,但它們折起來都是一樣大小。設計的時候也是那樣,我們不去設想讀者閱讀的一個思路,它會比較自由。因為我們在考慮它設計時就發現,我們的內容很多樣,每一個作者關注的內容和表達的方式都很不一樣,所以我們就想說,不要把它做成很傳統的書或者雜誌。


P:雜誌是雙語的?



Chán:其實算四語?(笑)還有粵語,還有客家話。然後我們倆主要是負責翻譯英文,也有請專業的翻譯。





《饞Chán》雜誌內頁

攝影:小陽蛋子


P:Chán現在印刷了多少本?



Chán:200本。我們想在不同的地方放。但因為我們現在還只有樣本出來了,所以還沒有確認到這一步。另外其實原本挺想大家按意願給錢,不太想定價,這是個非盈利的項目嘛。但之後應該還是會再商量。而且其實我們的初衷是想放中國超市,華人社區。

(之後還想聯絡這些華人社區嗎?)

可以啊。因為我們理想化的並不是人家買到拿回家去看,而是公共空間有這麼一本,然後所有人都可以都去翻。

(更希望它是非賣品,然後大家都可以來看?)

對,但我們不知道有多麼可行,而且可能會散掉。


P:現在其實很多雜誌都更注重視覺呈現,而弱化文字的存在,但Chán是以文字為主來呈現。而且雖然是以飲食為名,但實際上能在裡面讀到詩歌,也能看見影像作品、插畫——是更注重人文/文化/藝術與飲食的交匯,你們對此是有思考過嗎?



Chán:因為我們重點也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它的交叉性。算是以食物之名來悟人生?(笑)


P:你們覺得食物與藝術之間有什麼共通性呢?



Chán:都是來源於生活吧。




《饞Chán》網站截圖


P:倫敦的華人群體來自五湖四海,Chán也收納了南北不同地區的飲食故事,你們覺得這其中會有「地域性」的差距嗎?



Dot:我覺得地域性肯定有,但阻止不了你去瞭解它。就像我們有個作者Natalie寫的那篇,講到很多王家衛的電影,但她其實是在加拿大長大的,所以這種感覺可能是,它不是你從小到大的文化環境,但可能跟你的家人,跟你的根有關聯的。所以當然是有地域性的,但更希望大家都能夠產生一些共鳴。

我們感覺的是很多離散華人,你能意識到你的家鄉、感情也好,就是因為你在當下的環境沒有這個東西。它是一種缺失,你認識到這種缺失的時候你才會反過來,回想到,哦,那個缺失的東西可能是「家鄉」。你在家的時候肯定不會意識到這個東西,但就是因為大家在英國,就會被這種缺失的感覺,聯繫或聚集到一起。

(所以雜誌還是有一個「英國華人群體」這樣一個大家都有貼上的標籤)

Dot:可以吧,但我們其實更想展示華人經驗之間的不同。就像大家可以聚集到一起,可能是因為我們都有華人血統,但我們同時也想要指出大家自己的經驗都是很不一樣的。華人嘛,你在海外才會叫自己華人。這種形象歸根結底是不那麼統一的形象。

佳瑛:就是這件事情(雜誌)本身就是呈現這個標籤的不可靠性,呈現群體的複雜性和多元性。

Dot:對,其實,因為你一方面又不可避免有這個標籤。你可以有這個標籤,但你同時也可以去質疑它。現在很多時候別人給你貼上這種標籤,它好像就定義了你的存在。我們每個人的經歷是不同的,有些人是在英國長大的,有些人是來到英國讀書的,但這不妨礙我們理解彼此。





《饞Chán》雜誌內頁

攝影:小陽蛋子


P:有因為做這本雜誌而發生什麼奇遇嗎?或者對飲食這件事有所改觀。



Dot:其實我們本來兩個人也想各自寫一篇,後來就不了了之了。因為看他們寫的也會想到自己以前的經歷,我就會問我媽,跟她的記憶,或者跟我外婆的那些。就比如外婆經常做的某道菜,以前是覺得很理所當然的事情,但可能以後再也吃不到了,我就問我媽媽可不可以讓我外婆把食譜寫下來這樣。

(是哪道菜?)

方言叫麻塌糊,一種攤餅裡面有南瓜絲什麼的。我外婆以前常做的時候,我還比較挑食經常不愛吃,現在就會有點想吃。但很久沒回家了,外婆也因為年紀的關係不再下廚了。

佳瑛:對我的改變就是,我在餐廳上班了(笑)。因為我們有一個contributor(撰稿人)是Dot的老鄉,在B*O(倫敦一家餐廳)工作,然後去這裡上班又會給我帶來新朋友,這種事情就會一連串地發生嘛,就是緣分——這就是對我最實質性的影響。雜誌還帶來挺多東西的。





《饞Chán》雜誌內頁

攝影:小陽蛋子


P:疫情之下做出這本出版物,會最希望讀者閱讀之後獲得什麼呢?



Dot:可能對我們來說更多的是,它的意義不在於書本身,而在於做這個事情能夠帶來很多人的聚集,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情。但可能最終做出來的書,能給別人帶去什麼,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東西,我們不會有太多的設想。

因為本身食物這個東西,它的指向性就很廣。就像我們看到同一道菜,但我們想的可能不一樣。比如我媽經常給我做清蒸茄子,所以我可能看到茄子我會想到我媽,但你可能會想到別的。所以我覺得,書里很多大家寫的就是一些很日常很個人的東西,比如疫情的時候我自己在家做飯,或者什麼東西忽然買不到了。這些其實就是我們自己也好,很多讀者也好,都會經歷的事情。本身華人群體就在英國,就挺孤單的,尤其疫情的時候,可能有遭遇各種偏見啊什麼的。那這本雜誌就是想「接地氣」一點,用更日常的切入點讓大家覺得,其實我平時在做的事情,也有人在跟我做著想著一樣的事情,產生一些共鳴。希望讀的人也能感受到這種連結。





《饞Chán》雜誌內頁

攝影:小陽蛋子


P:遇到最困難的部分是什麼?



佳瑛:起名字。之外就是溝通吧。總是有意外狀況。校對啊設計,設計當時也構思磨合了很久。我們設計師在上海,有時差嘛。

Dot:這是我第一次做編輯的事情,我覺得特別難。比想象中累很多,但還挺值得的。人家寫的都是很私人的東西,我怎麼去評價呢?其實我沒有辦法去評價嘛。

然後我們其實不是很想要很傳統的雜誌設計,還是想要比較有新意一點。一開始想了很多,接觸到印刷才知道,很多東西想可以想,但不可行,人家印廠不願意做。比如有一些紙他們印廠覺得損壞機器,幾乎沒有印廠願意印。

佳瑛:對,我們當時還想要用那種棉的,質地很柔軟的外衣。是用食物做的,用玉米澱粉做的很環保的棉,但真的很貴。所以現在的就是最切實可行的折衷方案。





《饞Chán》雜誌內頁

攝影:小陽蛋子



P:有沒有印象深刻的故事?



佳瑛:挺多的吧。我們有個作者Chris,在文章裡面寫到ta跟ta爸爸之間的一些故事和回憶什麼的。ta就說寫完這篇文章,ta感覺很釋然,也想通了很多事情。我覺得這就很好,達到了我們某種目的,有這種表達的空間可以讓你去體會。

包括另一個作者小依也是,她寫了一個朋友很想當廚師,她那個朋友教會她很多如何品鑒美食之類的方法。她就說,她的朋友是用食物在關照她身邊的朋友,她就是在用這篇文章在關照她的朋友。大家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彼此的關乎吧。

(好感人哦。)

對,就很細膩,感覺疫情其實讓大家回歸到生活最核心的東西上。其實我覺得做這個雜誌也是我們友情的紐帶,就好朋友一起做事情,很開心。






饞Chán


Dot:因為有些作者我們大家都是認識挺久的朋友嘛。但也從來沒有聊過,你的認同感是什麼,你對食物有什麼記憶?就這些平時是你不會去聊這種東西。但現在去做了就發現,是很奇妙的經歷。你也會想到自己身上,噢,原來我也跟食物有莫名其妙的關聯。

包括大家也是。比如我們另一個作者Pei,她是個表演藝術家,但一直都討論親密關係、記憶這種。她在這次文章就採訪了他爸爸媽媽,讓他們來講這種故事。就是其他創作也好,你很難有這種機會讓很私人的情感很自然地流露出來。就感覺是你讓她去做個展覽做作品是會很不一樣的,但寫文章的時候可以把很私人的文字也放進去,因為也不是嚴肅文學。就是很自然的經歷。






《饞Chán》雜誌發佈現場

撿芝麻拍攝


P:所以你們做文字是自然而然的,其實並沒有說排斥圖像?



佳瑛:對,只是我發現大家都更願意用寫作來表達。

Dot:我們當時還挺open的,讓他們自己選擇想要做的形式,什麼都可以,只要是能在紙上呈現。但我發現最後他們都選擇了文字,就連平時做攝影的Noel也有寫。


P:出版物最近有什麼新動向嗎?



Chán:可能等書到英國之後會多做一些活動。我們今天就跟香港的一個Club開了個網絡會議,他們是一個「做飯」的藝術小團體。就是近期我們兩個平台和觀眾一起,線上在Zoom直播做飯。

(所以到時就是你們以Chán的名義一起做飯?)

對,我們應該會公開招募看有沒有人要一起做飯。


P:可以各自推薦一間倫敦餐廳或私房菜嗎?



Dot:佳瑛N1私房菜。

佳瑛:(笑)




🦪




撿芝麻與《饞Chán》的對話發生於2022年2月,這篇採訪出來時,雜誌已經抵達倫敦,並且在東區舉辦了一場有檸檬茶、維他奶和酒的新書發佈會。

如果你在國內,可以在abC的線上書店買到《饞Chán》;如果你在倫敦,可以在Hoxton書店買到它。同時,饞編輯部還將饞的小貼紙悄悄貼在了倫敦的街頭巷尾,期待和你的美妙邂逅:)




11:50:37
Monday Nov 5 2018